今年年初,一款名为晓黑板的家校互通APP获得了数千万元的Pre-A 轮融资。作为一款目前主要在上海深耕发展的家校互通产品,上海用户数占晓黑板总用户数的80%。
晓黑板的创始人卜江表示,创立晓黑板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家校联系中的一系列痛点。
目前有数据表明,在未经任何推广的情况下,晓黑板已经得到2000多所上海学校的老师自愿使用,累计用户80万人。其中,40%为小学使用者,30%为幼儿园使用者,剩下的是初中、高中使用者,老师对这款软件的使用频率达到每两天使用一次。
那么,这款家校互通APP表现究竟如何?今天,教评君将与大家分享来自教评网许老师的鲜评测。
作为老师和有孩子的家长,我们的手机上可能都会有各种各样的“班级群”“家长群”。这些群虽然让家校沟通更方便,但是群里的成员多,信息也多,有些就是互相聊天的内容,所以重要信息很容易因为刷屏而被错过。
晓黑板是一款专为老师与家长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家校沟通软件。
帮助老师管理班级,加强和家长的沟通
晓黑板APP支持老师、家长、学生三个不同的身份进行注册,目前提供“晓通知”、“晓调查”、“晓讨论”、“晓纸条”等4大功能。
对于老师而言,选择老师角色注册后,老师可以像QQ群、微信群一样建立班级,然后邀请班级家长加入。
之后,借助“晓通知”,老师就可以在班级里给家长发布各类通知,而不用担心学生带话回家走样;家长收到老师的通知之后无需回复,只需选择“好”、“疑惑”、“赞”来表现出对消息的知晓情况。30分钟未回复的家长,晓黑板还会通过语音对其提醒。
在“晓讨论”中,老师可以就某个话题发讨论,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,促进共同进步。
如果老师想开展小调查,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,那么“晓调查”就派上了用场。它会自动统计调查结果,以图表形式呈现,一目了然,避免学生忘记回家让家长签字,忘记带回执到学校等造成工作无法按时完成,节省老师和家长的时间。
除了晓通知(保证家长知晓重要通知)、晓讨论(集中话题并动员家长参与讨论)、晓调查(方便老师征集意见),晓黑板中还有“晓纸条”功能。和传统的群不同,晓纸条可以用于老师和家长(或学生)之间私聊,但是班级里家长之间不能相互对话,解决以往因为刷屏而错过重要信息的麻烦。
为家长提供和老师交流互动的平台
提高家校沟通及时性
家长们都很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方方面面的表现,总是想有机会能和老师多多交流。现在家长可以用晓黑板和老师私聊,图片、语音和视频多种形式,取代以前单一的文字。
私聊只有家长和老师知道话题内容,保护隐私。家长也能收到老师在班级发布的各种通知,调查,讨论等,不用再担心错过重要信息了。
不足:学生用户和家长用户内容和功能一致,不太适合学生使用
笔者选择学生身份注册后发现内容和功能与家长用户如出一辙,没有针对学生设计合适的内容和功能。
下面笔者根据使用体验来谈谈几点不足和自己的建议:
1. 没有把班级的家长成员和学生分开。老师在晓黑板中发起的讨论、通知、调查等家长和学生能同时收到,不利于老师管理班级和班级成员,建议软件将家长和学生分开管理。
2. 学生给老师发送私聊信息时,老师会收到短信提醒,但是不知为何,短信会滞后一段时间收到,并且短信内容出现错误,明明是学生发送的信息,但是短信却显示“××老师给您发来了私聊信息”,这样会让老师对信息发送者的身份难以判断,影响交流,希望软件开发者尽快纠错。
晓黑板老师和家长用户的内容和功能都很丰富,克服了群带来的困扰,同时也让家校沟通更便捷。希望软件能尽快设计适合学生使用的内容和功能,让晓黑板变得更好。
晓黑板——家校互通